凱譽塑膠模具18年專注精密塑料模具
153 2290 3039
塑膠模具注塑的工藝種類豐富,不同工藝針對不同的塑件結構、材料特性或生產需求設計,核心是通過調整注塑機、模具結構及工藝參數(shù),實現(xiàn)特定的成型效果。以下是常見的注塑工藝分類及特點:
一、按成型原理與結構特點分類
1. 普通注塑(傳統(tǒng)注塑)
原理:最基礎的注塑工藝,通過螺桿將熔融塑料注入閉合的模具型腔,冷卻固化后開模取件。
適用場景:適用于絕大多數(shù)結構簡單、壁厚均勻的塑件(如日用品、電子外殼、玩具等)。
特點:設備與模具結構簡單,成本低,生產效率高,是應用最廣泛的工藝。
2. 雙色 / 多色注塑
原理:通過兩套或多套注射系統(tǒng),將不同顏色或不同材質的塑料先后(或同時)注入同一模具型腔,使塑件形成雙色 / 多色或復合結構。
分類:
順序注塑:模具旋轉或移動,分階段注入不同材料(如先注底色,再注花紋)。
共注塑:兩種材料同時注入,在型腔內融合(如軟硬結合的塑件,如牙刷柄的軟膠防滑區(qū) + 硬膠主體)。
適用場景:需要色彩搭配、功能分區(qū)的塑件(如汽車內飾件、工具手柄、化妝品外殼)。
特點:減少后期裝配工序,提升塑件整體性,但模具結構復雜,設備成本高。
3. 嵌件注塑(Insert Molding)
原理:先將金屬嵌件(如螺母、螺栓、金屬片)或其他材料嵌件(如玻璃纖維、陶瓷)放入模具型腔,再注入熔融塑料,冷卻后塑料與嵌件緊密結合為一體。
適用場景:需增強塑件強度(如帶金屬螺紋的連接件)、實現(xiàn)導電 / 導熱功能(如電子元件外殼)的產品。
注意點:嵌件需預熱(防止塑料冷卻過快導致結合不良),且嵌件形狀需設計倒鉤或粗糙表面,增強與塑料的咬合力。
4. 氣輔注塑(Gas-Assisted Injection Molding)
原理:在塑料注射過程中或注射完成后,向熔融塑料內部注入高壓惰性氣體(通常為氮氣),氣體推動熔體充滿型腔并在塑件內部形成中空結構(氣道),同時通過氣體壓力抵消部分注射壓力。
優(yōu)勢:
減少塑件內部應力,降低翹曲變形風險;
節(jié)省原料(內部中空),減輕塑件重量;
可成型壁厚不均、大型復雜塑件(如汽車門板、電視機外殼)。
局限:需額外的氣體發(fā)生設備,模具需設計氣道,工藝參數(shù)控制較復雜。
5. 水輔注塑(Water-Assisted Injection Molding)
原理:類似氣輔,但使用高壓水(而非氣體)推動熔融塑料,水的冷卻效果更強,能更快定型。
優(yōu)勢:塑件表面更光滑(水的流動性優(yōu)于氣體,可減少氣泡和縮痕),冷卻時間更短,適合成型長條形、管狀塑件(如門把手、輸液管)。
局限:需防水的模具結構,水的回收處理增加成本。
6. 微發(fā)泡注塑(MuCell 注塑)
原理:在塑料熔融階段注入超臨界流體(如二氧化碳或氮氣),形成均勻的微小氣泡(直徑 5-50μm),氣泡隨塑料注入型腔并膨脹,填充型腔的同時實現(xiàn) “發(fā)泡 - 成型” 一體化。
優(yōu)勢:
塑件重量減輕 10%-30%,原料成本降低;
內部氣泡可吸收收縮應力,減少縮痕和翹曲;
降低注射壓力(比傳統(tǒng)注塑低 30%-50%),延長模具壽命。
適用場景:要求輕量化、高強度的塑件(如汽車結構件、電子設備框架)。
二、按材料特性分類
1. 熱塑性塑料注塑
原理:利用熱塑性塑料(如 PP、ABS、PC)加熱熔融、冷卻固化的可逆特性,可重復成型。
特點:工藝成熟,適用材料廣泛,塑件可回收再利用,是目前應用最主流的注塑方式。
2. 熱固性塑料注塑
原理:熱固性塑料(如酚醛樹脂、環(huán)氧樹脂)在加熱加壓下發(fā)生化學交聯(lián)反應,固化后無法再熔融,一次成型后定型。
適用場景:需耐高溫、高強度的塑件(如電器絕緣件、汽車剎車片)。
特點:模具需加熱(通常 150-200℃),材料不可回收,工藝參數(shù)控制要求更高(防止過早或過晚固化)。
3. 彈性體注塑(橡膠注塑)
原理:針對熱塑性彈性體(TPE、TPU)或硫化橡膠,通過注塑機成型,兼具橡膠的彈性和塑料的可加工性。
適用場景:密封件、防滑墊、軟膠按鍵等,常與硬塑料通過雙色注塑復合成型。
三、按生產效率與自動化分類
1. 高速注塑
特點:通過提高注射速度(可達 300mm/s 以上)和開合模速度,縮短成型周期(適用于薄壁、小型塑件,如一次性餐具、手機 SIM 卡托)。
要求:注塑機響應速度快,模具需高精度導向(防止高速運動時磨損)。
2. 低壓注塑
原理:使用低注射壓力(通常 5-50bar)將熱熔膠或低黏度塑料注入型腔,適用于脆弱嵌件(如電子元件、線路板)的封裝。
優(yōu)勢:避免高壓對嵌件的損傷,適合精密電子器件的防水、絕緣封裝。
3. 自動化注塑(集成工藝)
特點:結合機器人、傳送帶、檢測設備等,實現(xiàn) “注塑 - 取件 - 去毛邊 - 檢測 - 包裝” 全流程自動化。
適用場景:大批量生產(如汽車零部件、醫(yī)療耗材),提升效率并減少人工誤差。